我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十万家
7月26日,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杭州开幕,众多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成果集中展出。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全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.8万家、“小巨人”企业1.2万家。下一步,工信部将抓紧制定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,推出更多暖企惠企利企政策,为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当前,我国加强创新引领,持续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。工信部数据显示,“小巨人”企业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14万余项。
近年来,我国持续夯实政策支持体系,在资金、人才、技术等方面推出系列举措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。实施“数字化赋能”“科技成果赋智”“质量标准品牌赋值”中小企业的“三赋”专项行动等,以产业链供应链为纽带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、产学研的协同创新。
与此同时,融资环境不断优化,厚植专精特新培育“沃土”。会上发布的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情况报告》显示,截至今年6月30日,已累计有16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,占A股已上市企业的比例超过30%,占比呈逐年提升趋势。
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,壮大优质中小企业群体。
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,将下大力气优化发展环境,深入贯彻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,全面落实《中小企业促进法》,严格执行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》,依法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和产权,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,抓紧制定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,推出更多暖企惠企利企政策。
证监会市场监管二部主任王建平说,将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稳走实走深,发挥好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功能,畅通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渠道。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在新三板基础层和创新层挂牌、在北交所上市,稳步提升北交所市场活跃度,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。
与此同时,多方正积极构建高效服务体系,进一步打通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以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四级近1700家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为骨干、3800多家省级以上服务示范平台为支撑、广大社会化服务机构为补充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。上半年全国各类服务机构服务企业共计700多万家。金壮龙表示,将加快构建全国中小企业服务“一张网”,完善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四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。
最新政策
专题报道

- 07-25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要点速览
- 07-25高举改革开放旗帜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
- 07-25学习时节|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读
- 07-25一图全解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
- 07-25更加注重突出重点,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
- 07-25新华社播发系列解读,深入阐释党的二十
- 04-18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 中共中